首页 > 乡村振兴 > 种植技术 > 粮食 正文

宁夏冬麦生产发展概况

来源: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2021-04-22 

  杜守宇     研究员   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013年7月22日
  宁夏小麦年播种面积304.4多万亩左右,占粮食播种面积的16.9%,与水稻、玉米、马铃薯并列为全区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其中冬小麦种植面积为148.6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48.8%。在冬小麦布局上,可划分为三个区域。纯冬麦区包括泾源、彭阳、隆德三县全境及原州区大部分地区,年种植冬小麦约万亩左右,本区域越冬期间热量条件比较适宜,一月份平均气温均高于-8℃,最低气温高于-14℃,年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是我区的主要冬麦区。以冬小麦为主的冬春麦混作区。包括原州区东北部、西吉、同心、盐池等,年种植小麦约    万亩,本区一月份平均气温在-8℃-9℃,最低气温在-14℃~15℃之间。引黄灌区冬麦北移种植区包括引黄灌区10县,年种植小麦约 万亩。
  我区的固原地区冬小麦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明嘉靖年间,彭阳县就开始种植冬小麦。新中国成立初期,固原地区种植面积已达32万多亩,60年代达到60万亩,以后逐年扩大。冬春麦混作区的原州北部、西吉、同心、盐池等地,春季干旱,播种春小麦墒情不足,不易保苗,除清水河流域外,绝大部分地区“靠天吃饭”,受干旱及后期干热风影响,春麦产量低而不稳。为此,这一地区顺应自然降水规律,压减春麦,扩大冬麦,以充分利用秋季降水多的特点和种植冬小麦可避地春旱和卡脖旱的生理特点,同时,加之投入水平的增加和旱作栽培技术的进步,冬麦种植区域和面积逐渐扩大,产量稳定提高,呈现了北移东扩的发展趋势。
  宁夏北部引黄灌区是一个传统的春麦区,历史上曾有过冬麦种植,在上世纪60到70年代试种过冬麦,但由于所采用的品种冬性较弱,抗寒性较差,加上冬季气候严寒等原因,冬麦越冬存活率低,熟期上也仅比春麦早熟5-7天,终因效益差而放弃。
  在引黄灌区的春小麦生产上,一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上一直以宁春四号为当家品种,产量高且稳,品质优,但至今尚未有新的理想的取代品种。春麦育种难度大,进一步提高小麦单产缺乏突破性的品种;二是由于气候变暖,六、七月份小麦灌浆期间气温增高,干热风发生频率增多,程度加重,小麦千粒重明显降低,致使春小麦单产徘徊不前。三是从80年代末开始,春小麦套种玉米模式迅猛发展,为促进我区粮食增产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小麦占地比例下降,提高小麦单产的难度加大。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引进推广了覆膜穴播技术,使小麦单产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投劳骤增,播种机具和地膜等生产成本增加较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终因增收效果不明显而放弃。四是春小麦的倒伏、春播期间“二月雨”、干热风等时有发生,严重制约了春小麦单产和总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总之,随着气候的变暖和新品种选育滞后,春小麦在产量、熟期、抗病、抗逆性及相应的套复种技术等方面都很难适应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要求,进一步挖掘春小麦增产潜力的空间十分有限,为实现小麦单产水平的突破和大面积高产稳产,为此,立足引黄灌区春小麦生产实际,顺应气候变化趋势,从1992年开始冬麦北移的试验研究工作。1992年,自治区作物研究所品种资源室袁汉民同志先后从德国、俄国、日本、韩国、美国,叙利亚、南非、土耳其、匈牙利、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等国家或国际组织,以及国内陕西、北京、四川、山东、河南等省引进冬麦材料4000余份,进行了连续三年的种植试验,从中选出一批高产、优质抗旱的冬麦品种,其越冬存活率保持在85%以上,产量水平较高。1995年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参试的12份材料比宁春4号增产7.6-36.6%,早熟14天,9186(后审定为宁冬6号)比宁春4号增产20%以上。继作物所后银川市农技站杨佳隆同志也从事过冬麦品种的引种和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工作。1997年为配合国家农业部启动实施冬麦北移项目上,自治区农业厅委托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引黄灌区各县农技推广部门开展冬麦北移技术的研究和示范工作。1998年试种9亩(指收获年,下同),1999年试种42.4亩,2000年扩大到3754亩,2001年示范面积达到20796亩,平均亩产为403.7公斤,较春麦亩增产45.6公斤,增长12.6%。在试验及总结小面积成功的基础上,宁夏农技总站制订了引黄灌区冬麦北移栽培技术在引黄灌区各县进行大面积推广,2009年扩大到31.7万亩,平均亩产达520.2比春小麦增产42.8%。